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热点观察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2006年,日本自由作家中山美里在她的自传《我的十六岁援交手记》中写道:在东京的繁华商圈,我开着令人瞩目的红色跑车,住着达官显贵群聚的豪宅。打开房门,宽敞无比的柔软名床,翻滚荡漾在令人心荡神驰的亚麻床罩之上……现在却已毫无踪影,只留下一片回忆,静静浮荡在空气之中。

  这是援交女郎回忆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她希望告诉后人,援交时留在自己心里的过去,会在以后慢慢发酵,直到追悔莫及。

  但她的话并没有警醒世人。

  2011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里,上海检方披露一起20多名女中学生集体“援交”的案子,在这起案件中,这些女中学生大都未满18岁,最小的不到14岁。涉及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分校、普通高中等9所学校。

  所谓“援交”,即“援助交际”,是说双方互有“援助”的“交际”,滥觞于日本:少女们特别是中学生,接受成年男子的“援助”—金钱或物质的付出;成年男子则接受少女的“援助”—容貌与身体的奉献,尽管有的不一定发生性关系。它在形态上与一般意义的卖淫略有不同,通常这些少女不是专门坐台卖淫的,平常在校读书,只在“交往”“交际”之时才出去玩一把。

  “援助交际”初现于1990年代初的东京,后来“援交”之风吹到韩国以及我国的港台。如今却悄然进入大陆,登陆沿海发达地区了。这些花季少女,在校园里是稚气未脱的女中学生,走进酒店就换了一副面孔……借用一下“有凤来仪”的说法,这难道是“援交来仪”--用“援交”来配合有钱男人、用“援交”形式来般配发达地区?

上海少女“援交”案始末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共涉9所学校20余女学生

  上海虹口区,密密麻麻地散坐着数十家大中小学校,各个品牌的连锁快捷酒店,也在这个圈子里扎根营业,关于学校、酒店的各种“爱情买卖”链条,在这里交织。

  11月7日的新闻中,上海20多名稚气未脱的女中学生,因为零花钱不够,又不愿意通过工作赚钱,走进连锁酒店,成为卖淫女,其中2人未满十四岁,1人家庭离异,1人为抱养,4名则存在家庭溺爱与暴力

  上海闸北检察院本月5日公开的一份资料显示,这20多名援交女彼此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多数为在校中学生,涉及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9所学校。

  为保护未成年人 判决结果未公布

  上海闸北检察院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称,上海女高中这些女生“介绍卖淫,嫖客形成了固定‘圈子’,形似日本社会的所谓‘援助交际,”。

  这个说法出现以后,上海市司法系统的一位官员抱怨:什么叫援交,分明就是未成年少女卖淫。并且在我国的各项法律中,均没有“援交”一词。

  对此,同样来自司法系统的另一名官员表示,这一案件的披露过程有悖常理。“公安进行刑侦的过程中,曾想向社会公布进展,但觉得这件事并不复杂,而且又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所以结案以后移交了检察院。没想到检察院把此事公开了,还称其为‘援交’,引起广泛关注以后,我们没法解释,检察院也失声了。”

  而这一定性,让普通民众和法律界人士纷纷侧目,并且开始预想本案会如何宣判。

  但据了解,实际上早在本案公开以前,案子已经判决。11月10日,闸北区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少女援交案件已经在前两天宣判了,但涉案人员各领何种刑期实在不能透露,因为这个案子毕竟牵涉到不少未成年人,院长已经吩咐大家不能向媒体透露具体情况。

  上述消息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在此案公开揭露以后,后继消息戛然而止的原因。

上海少女主动召嫖背后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家庭教育有缺失

  闸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韩孔林说,这些女孩对于钱色交易没有羞耻感。其中一些女孩家境并不差,出卖青春只是因为爱慕虚荣,喜欢购物、享乐,而手头缺少零花钱。

  经检察机关调查,这些未成年少女都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条件都不错,但出于对金钱的贪欲,这些女孩一缺钱就主动“约会”嫖客。

  韩孔林认为,孩子参与援交,“折射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道德教育的缺位,其中首先是家庭教育缺位”。“监护人和子女缺乏沟通,过分溺爱或粗暴对待,导致家庭教育缺位,使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误入歧途。”

  这种风气在如今也没有消失。

  爱慕虚荣好攀比

  在本次“援交”案中,检查官在询问小文的家庭状况时,小文回答:父母是国有企业的员工,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收入稳定,每月也有固定的零花钱。但她觉得,这样来钱太慢,既不实惠也不现实,加之学习成绩不好,读的是职业高中,因此对未来并不抱有太大希望,更何况她说“我吃不了这个苦”。

  而一旦这个群体不止小文一人,再加之过度消费的欲望,在性交易这个行业中,供方就开始逐渐形成了,“我们在外面玩,买衣服、首饰、吃喝玩乐、寻求刺激都需要钱,久而久之,父母给的零用钱根本不够开销,大家都有卖淫的想法。”小文说,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需要互相逼迫,自己的身体赚取金钱,已经成为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普通公众眼里,上海人具有特有的精明,对于西洋文化和消费观念,也兼收并蓄。邝丽莎所著《上海女孩》一书中,曾总结上海人尤其是女生普遍存在能干和喜欢攀比的性格。

  而小文和她的朋友们,对于这一点并不排斥。尽管没有指出她们出卖身体所赚金钱的最终去向,但一位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媒体人表示,上海的奢侈品店种类繁多,作为上海女孩,拥有这些正牌的奢侈品,是大多数人的目标。

我国在校女学生“援交”真实案例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援交,竟是为了买零食

  童小军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从2010年至今,童小军带着一个6人的课题组,在重庆开展一项“在校女学生援助交际问题研究”,下面介绍的女孩是童小军的第8个访谈对象,调研团队给她起了个特殊的化名“小芭”。

  小芭痴迷于零食和上网,为此,她每天大约要花100元左右,而家里一个星期只给她二十几元。起初她尽量节省上网的钱,但买零食的钱却无论如何也省不下来,这让她苦恼万分。

  高二那年,17岁的小芭第一次“逃学”了,那时候十分厌学,索性跑出去玩,并因此结交了一个做“那一行”的朋友那个女孩比她小几个月,正是这个朋友介绍她入了“行”。

  “想想真好笑,小姑娘的第一次竟然是为了买零食。”童小军说,但她笑不出来。

  每个星期,小芭都会出去一两次,一次自己能拿到两百块钱,够她花上两三天,等到钱花光了,就再打电话“约客户”……

  小芭说,这样的生活让她换来了一些“自在”:不缺钱花,对学习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反正自己成绩本来就不好,做不做都是‘超烂’”。

  “不做了,就把电话卡一扔”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童小军发现,对于这个17岁的小芭来说,人生的这段经历,似乎只需要换个手机号码,便能一了百了。而在援交的过程,小芭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也远远超乎她的想象。

  几次经历之后,小芭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比如,客户家里她是绝对不去的,她只去宾馆,因为宾馆要身份证登记,如果“出事”的话可以找到对方,“在‘家里’出事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一个男的我一个小女生怎么斗得过他。”

  童小军不敢想象,仅仅因为嘴馋,面前的女孩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她问小芭:“如果还能回到过去,一切还可以重来。如果有人像今天我这样问你,早一点告诉你做这个是不好的话,是否还会继续去做?”

  “走一步算一步,下一步会怎么样没人会知道。” 小芭说,她也想过高中毕业后开一家精品店,或者是学一门技术,美容、足疗都行。

  “女孩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简单,”童小军说,“最后,她看着我说‘如果有一天真的不做了,就把电话卡一扔,别人就找不到我了。”

"援交"病毒全球弥漫

上海杨浦区酒吧中的少女  从日本到韩国,再到中国香港,“援交”好似病毒一般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染。多年来,各国政府均希望通过相应政策法规来制止这一道德流毒,但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少女援交”,当青春迷醉于物质和金钱,道德,又将何去何从?

  日本:三分之一女高中生有“援交”行为

  一旦说起“援交”二字,往往联想到日本,确实,“援助交际”一词最初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东京,是日本人对女中学生从事性交易的委婉说法。1994年,日本媒体第一次对于援交现象进行报道。

  而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少女为了一个名牌手袋而出卖自己的肉体。2005年,《交友网站受害防止法》开始在日本全国实施。法令禁止未成年人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使用交友网站。如果涉及与未成年人的性交易,成年人将面临最高金额达100万日元的罚款,而青少年则将根据《少年法》受到一定处理。然而,援交网站隐蔽的揽客方式使得这项法令并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的作用。少女们甚至戏谑地用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的名字作为援交暗语。

  直到2009年,仍有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日本女高中生承认自己有援助交际行为。

  香港:援交少女“不觉得自己在卖淫”

  2000年之后,“援交”的风潮从日本吹向了东南亚各地,中国香港也未能幸免。

  2009年,一篇CNN的报道震惊全港,一个花名“阿诗”的19岁少女讲述了自己在16岁时的援交往事。

  为了帮助像阿诗这样深陷金钱陷阱的女孩,不少香港社工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赵德财就是其中一员。一年内,他帮助近20名少女摆脱了这一泥潭。

  在与女孩子的接触中,赵德财发现,多数参与援助交际行为的少女都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卖淫行为。“她们不这么认为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可以随时退出。她们认为有能力控制自己做还是不做,因此认为与卖淫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约会一次的收费是350美元,并且讲明与之发生多少次性关系,但有时顾客会违约,要求更多次性行为或者拒绝使用安全套。”女孩阿诗的亲身经历说明,罢手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我确实感到丢人。我经常反问自己为何要为了赚钱而这么做,但这种想法往往转瞬即逝,购买东西时我会感到非常惬意。我想再做一段时间等不想做的时候再罢手。”

  社工赵德财同时发现,卷入援交活动的女孩不一定出身贫困家庭,个案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在他看来,增进家人之间的交流是阻止女孩身陷援交活动的办法之一。

  美国:傍“糖心爹地”还贷款

  不仅仅是在亚洲,在美国,同样有女学生通过约会和性交易换取金钱的情形,而这其中,甚至有不少是为了偿还贷款的名校大学生。她们将“援助”的对象叫做“糖心爹地”。

  美国姑娘泰勒就是其中一员。今年4月,面对1.5万美元的学费以及各种过期未付的账单,泰勒和她的室友在Google的搜索栏中输入了“学费”、“债务”和“上学开销”这三个关键词。随后,一家名为“SeekingArrangement.com”的网站映入了她们的眼帘。泰勒一下子就被网站上“交学费?找糖爹!”的宣传吸引住了,立马填写了一份“小宝贝儿急寻糖爹”的资料,并最终联系上了一个来自格林尼治的男人。

  SeekingArrangement网站创始人,41岁的布兰登·韦德称,“在过去的几年间,使用我们网站的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是我们网站上‘甜心宝贝’的主力军,而且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据他估计,网站80万用户中有35%是学生。

追问:有多少成年人理解孩子?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这些少女让我们难免为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担忧和焦虑,似乎让人看到某种可怕的病毒在蔓延。耻感模糊空洞,孩子面对花花世界,他们价值观念尚未成型,难免误入歧途,为此最该为此感到自责的是教育、家庭和社会。

  喊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又有多少人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在标准答案和家庭说教中,孩子内心日渐孤独、价值日益彷徨,堕落和进步,或只在一念之间。我们没有耐心去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想象力,孩子们自然也就没有耐心去构架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空间。

  孩子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大人世界的真实映照。尊严匮乏的社会,又如何能够让人自尊?这些不堪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孩子的精神世界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可想而知。既然大人世界都认为“坐在宝马里哭”不是件丢人的事情,那么孩子自然而然认为出卖身体换零花钱没有什么不对。

  此外,成人世界的无耻和无忌在其中也得到极端显现。“援交女生”中,卖淫的竟然有未满14周岁的幼女。那些“重口味”的买春者,怎么能对幼女下手?

  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成人的世界对于孩子除了只剩下这些口是心非的说教,还有什么?我们出卖尊严、出卖灵魂、出卖自由,留给孩子的或许是丰富的物质,但却只剩下一副空洞的精神躯壳。成人的世界精神荒芜和尊严丧失,正是引领着“援交少女”踏入价值迷途的罪魁祸首。只有捡拾起大人世界的耻感和尊严,只有把教育和引领者的灵魂救赎出来,才能实现对孩子的灵魂塑造。

评判:应试教育重成绩 “差生”被忽视

  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学校仍然按照固有的程式开展教育,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无动于衷,而且把应试教育搞得天花乱坠。

  学校和教师只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很少把一点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上海女中学生“为零花钱主动卖淫、介绍卖淫”被发现的不是教师也不是家长,而是警方,就可证明学校、教师关心的是哪个群体。

  不是说所有教师职业道德不高,人人唯利是图,而是以为教育界里出现的种种怪象,例如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厌学、逃学、泡网吧、少女“援交”等等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素质只牢固地生长在上级的文件里、学校和教师的总结与论文中,素质教育是一套,应试教育是另一套,什么法制教育、性教育等或者可有可无,或者缺乏实效性。

分析:与不良土壤有关 喜欢模仿染恶习

广灵路上这家连锁酒店为卖淫少女提供交易场所  表面看这类“援交”行为的传染源于国外,是通过网络或其他类媒体信息的传播,最终侵蚀到了部分未成年少女群体,也就是说是“不良的外界信息”导致了个别未成年少女的“下水”,但窥诸其本质却与一些不良的“土壤”有关。

  由于未成年人尚未有独立的和对社会美丑的判断,但青年人的另一主要特点却是喜欢“模仿”,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好玩,凡此种种类似的不良行为的发生往往与未成年人的特性和特点有关,这也是国内一些城市的未成年学生步及“援交”的诱因。

  从人性本身的角度,任何一个走入歧途的中学生本质并不“坏”,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涉足或生长的环境不良,就会产生诸多负面问题,成年人如此,抵御不良环境影响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中学生群体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或被动接触到“色情”的和不适合该群体的“不良信息”,影视的、报纸的、网络的简直是无孔不入地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意识进行着“侵蚀”;来自于成年人的思维和行为,也会直接导致中学生群体“性羞耻”观念缺失。

提醒:她们身陷人际孤岛 不宜简单道德审判

  眼球经济时代,这样的新闻着实吸引人。20多名,相互介绍,赚取零花钱。公众的道德优越感又一次找到了高地。而预料之中,各种对于援助交际女的指责,也纷至沓来。不过,在这样热闹的声音背后,让我们奇怪的是,为从新闻上看,这群孩子从事援交活动已有一段时间。而在这当中,既未有过正义的使者,也未曾有过社会的干预。

  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女学生群体援交,我们真的好奇,它是如何脱离了家长、学校、警方的监管?新闻报道中,有一个提法很有趣,称这当中有一批孩子的母亲是外来媳。事情的缘由,似乎借此可窥一斑。一个开放的城市,何来外来媳本地媳之分?本地人排外心态或许就是推动援助交际团形成的一剂添加剂。外来,是她们母亲身上的标签,而孩子则被外来这个标签所裹挟,继而被漠视与忽略。第一次开房,酒店没有拒绝。第一次援交社会也没有干预。群体以旁观者的心态,驱使她们集体漂泊进了这个海上城市的人际孤岛。

  因而,对于此事,我们应当节制审慎地发表道德感慨。倘若我们真以某种狂欢式的心态将这群花季少女送上道德的“断头台”,那么,这样粗暴的舆论审判很可能会成为压死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家庭伦理教育不该被遗忘

上海少女“援交”刺痛了谁?  从上海中学生“援交”卖淫事件来看,这里面当然有拜金奢靡不良的社会风气浸染以及外来腐朽文化毒害的影响,但如果将问题原因仅归结于此的话,显然这是在敷衍了事推卸责任,因为这仅仅是外因。

  其实从这些“女中学生”来看,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特征,那就是来自残缺的家庭,她们缺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她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享受高档次的生活才沦为“卖淫女”的。

  过去夸奖谁家的孩子懂事都是“家教的好”,如今则更多地是偏向于荣誉以及成绩,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孔子曾提出一个人的学习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则孝,出则悌”,首先讲家庭教育;其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最后才轮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接受学校教育了。现在我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当从学校接受多年教育毕业后又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呢?往往却被我们无情遗忘掉了。

结语

  穿上校服,她们被认作是稚气未脱的孩子;脱去校服,她们就变成陌生男人怀中的“伴侣”。她们脱去那件标识身份的衣服,只为了满足虚荣,甚至只为一点零花钱和零食。

  她们在很多城市的夜幕中暗自转换角色。她们身边,盛行着攀比之风,充满了叛逆与猎奇,被消费主义浸染得她们为此行走在边缘地带。

  管理缺失、教育失败、耻感沦落,这些高悬在空中的感慨之外,一定还有什么仍然被我们忽视。

  无须辩白,我们几乎生活在一个肆无忌惮的年代。“拥有金钱就能拥有一切”成为社会默认的潜代码。成年人用资本运作的术语谈论尊严、灵魂和自由,似乎这一切都可以折价变现。而另一面,这些成年人用自己平日里嘲讽的标准答案和灌输说教教导孩子。道德与现实的鸿沟让青年人的价值观与判断力愈发分裂,悬在一念之间。

  只有成年人建立起美好的公共生活、树立起有尊严的价值标准,并且以此垂范,未成年人的世界才会变得清澈。

价值中国网编 2011-11-18
手机版
最新评论 更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统一人类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成果,认识的成果是精神文化,改造的成果是物质文化。文化是以认识形成与开拓人的精神世界——构筑灵魂——文化铸魂,驾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行为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理智,从迷信到科学,从谬误到…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和谐原理你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你的人生价值就有多高,你的德行就有多大,你的人品就有多么可爱,你的人格就有多么可敬,你的心灵就有多么善美,你的思想境界就有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偏离和谐发展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是背离真理的谬误。和谐发展是正反馈的发展机制,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必将实现腾飞似的发展。政治…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他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为标志,不是以拥有的权力、占有的财富、获得的荣誉、社会的地位、形成的势力——权、钱、名…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提高人性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和谐…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普世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我们追求的真理究竟应该是什么?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崇尚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
司建国 评论了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不能仅从经济面上去讨论问题,政府会想方设法守住这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