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热点观察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诺奖新贵让•梯若尔会带来什么?

诺奖新贵让•梯若尔会带来什么?

   多年研究分析“市场力量与监管”所取得的成就,让·梯若尔(Jean Tirole)最终从诺奖候选人里面脱颖而出,摘取了2014年经济学上顶尖水平的荣誉--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位被视为“天才经济学家”的诺奖新贵,他的理论将会为全球带来什么?

 

梯若尔摘冠实至名归

 
  10月13日晚间,作为诺贝尔奖各分奖项的收官大戏--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Tirole,为表彰其在市场力量与监管中的分析研究成就。
 
  早在2007年,Tirole就被视为当年诺经济学奖最有力角逐者。其高质量产出水准,被视为天才经济学家。20多年中,累计发表300多篇高水平论文,11部专著。其内容更是涉及当今经济学最前沿领域,例如从宏观经济学到产业组织理论,从博弈论到激励理论等。
 
  1988年,梯若尔的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问世,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他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打破过去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而且颠覆传统产业组织依赖单一的市场理念,例如可以通过内部整合、组织结构调整制度安排来解决问题。
 
  1993年出版的著作《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该理论为破解垄断行业竞争与规制提供一个最为权威的理论依据。也是Tirole公认最杰出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在自然垄断产业中掀起了“管制改革”的浪潮。政府如何应对公司合并及监管垄断性公司?
  在梯若尔之前,政策制定者采取设定价格上限、禁止竞争者之间串通等规则监管垄断公司。梯若尔的理论认为,这些监管措施并不是最优的,有时弊大于利。最佳的监管或竞争政策应该审慎地适应各个行业特定的状况。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以刻画最优规制为目的,设计激励机制。毫无疑问,借助这些新的理念,政府可以更好地鼓励强大的公司变得更具创造力力,同时又防范它们伤害竞争和客户。
 
  1999年,梯若尔在Econometrica发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我们究竟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对当时轰动整个学术界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终结者之声”,同时也是关于该理论最经典的综述。
 
  综合Tirole的成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产业组织,还是反垄断政策,抑或政府规制都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意义。梯若尔摘冠实至名归。
 

让.梯若尔带来的新气象

 
  经济学奖作为诺贝尔奖序列中一个最为年轻的奖项,也是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奖项,一直最难猜测。因为不同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是一个真理性的亘古不变的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设立时确定的原则:一是理论要有原创性,而且这种原创性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结出硕果;二是要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能促进现实经济发展。
 
  回顾历年来该奖项获得者,过去经济学理论虽然不失开创性,但往往研究成果(理论)与社会经济(实际)过于脱离,几乎对实际生活不起什么指导意义。不过,今年的让.梯若尔传递出新的气象。
 
  首先,从动态模型、数理论 均衡论、福利论、货币论、分配论、贸易论、博弈论到机制设计理论等,过往诺奖获得者往往涉足某单一领域。而让.梯若尔研究的领域更广泛。他的研究成果融合了博弈论、信息经济、行为经济、管理经济等。这种全面融合正是全球经济发展进化所需的特质。
 
  其次,偏向于实用主义。让.梯若尔试图把博弈论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金融危机、心理学等。例如让·梯若尔把博弈论应用在股市市场上,通过博弈论可解释为何禁止内部交易。他认为,在股票市场中,存在拥有私人信息的内部交易者,如经理、股东和大股东,如果他们交易股票,那就意味着其他投资者会赔很多钱。如果禁止内部交易,实际上让公司更容易融资,因为投资者更愿意购买股票。因此内部交易不好,应该禁止。
 
  事实上,去年的获奖的研究成果也侧重于实际应用。法玛的研究改变了市场惯例,指数基金成为新的投资对象。席勒创立的房产指数也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汉森的“广义矩方法”已经成为金融分析的主要工具。
 
  再次,市场自由与行政干预博弈提供新的思考。经济学研究理论根基本质上就是市场自由与行政干预。从美欧市场的危机教训和中国面临的发展瓶颈,均说明了一个市场铁律:任何经济体都是市场开放与政府监管的统一体,走极端往往是危机的根源,而寻常市场与监管的中道平衡,方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真经,却不是灵丹妙药

 
  尽管让·梯若尔和他的应用经济理论给全球带来新的气象,但并不能给现实的经济危机提供灵药。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只不过是折射现实经济的镜像而已。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能概括经济学的全貌,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Tirole也不例外,他只是提供工具和方法的学者,至于拿这些工具能给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多大作用?问题的核心是政策执行者,与他关系并不大。
 
  事实上,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罗纳德·科斯,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反面例子。20年前,就在科斯一人独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经过政治变革的东欧各国也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激进改革。以俄罗斯为例,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以每人一股的形式分发下去,尤其是大型国企私有化后,除了俄罗斯寡头们控制的金融工业集团的经济效率、产业规模、雇工人数和获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外,其他私有化后的企业则在日后的经营中纷纷败落。
 
  即便一些规律能对人类生活产生实际影响,例如,2013年诺奖获得者Fama提出的“三因子”模型,也即为β、市值和估值,简单更简单地说,小盘股和低市净率的价值股会给你带来更好的回报。事实证明,今年前9个月,市值千亿以上股票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仅为2.24%,而市值20亿元以下股票却高达69.49%,市值规模大小几乎成为影响股价涨跌幅的决定性因素。假如所有投资者都信奉这一真理,证券市场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精神在于:为经济学研究在方法上、手段上、符合现实上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模型,并且激励人们不断创新,深化人们对经济学和经济系统本身的认识。
 

结语

 
  让·梯若尔乃至其它诺贝尔获奖者的学术成就可以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借鉴。包括观察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视角、研究问题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等等。不过,给全球经济带来并非一定就是灵丹妙药。
价值中国网编 2014-10-14
手机版
最新评论 更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统一人类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成果,认识的成果是精神文化,改造的成果是物质文化。文化是以认识形成与开拓人的精神世界——构筑灵魂——文化铸魂,驾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行为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理智,从迷信到科学,从谬误到…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和谐原理你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你的人生价值就有多高,你的德行就有多大,你的人品就有多么可爱,你的人格就有多么可敬,你的心灵就有多么善美,你的思想境界就有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偏离和谐发展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是背离真理的谬误。和谐发展是正反馈的发展机制,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必将实现腾飞似的发展。政治…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他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为标志,不是以拥有的权力、占有的财富、获得的荣誉、社会的地位、形成的势力——权、钱、名…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提高人性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和谐…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普世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我们追求的真理究竟应该是什么?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崇尚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
司建国 评论了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不能仅从经济面上去讨论问题,政府会想方设法守住这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