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热点观察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大国韬略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大国韬略

   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许多困境——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受阻、严重的产能过剩、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外储过多等。然而,我们的新一届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以使我们的经济能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拉动型,慢慢转化为和发达国家一样的消费拉动型。

 
  但这些转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那么这个转变如何才能平稳过渡?
 
  郎咸平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助推器,即政府正在全面推广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最新引擎,还将是我们实现外交、国际贸易“大国崛起”的重要杠杆。
 
  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2013年9月7日,在对中亚的访问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带一路”。
 
  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敲定省份
 
  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河南。
 
  丝路新线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多方积极响应
 
  截至2015年2月,“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成立后,一带一路规划已水到渠成,建设作为新时期国家战略将助力中国走出去,为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创建全新的欧亚大陆经济体系

 
  我们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产生了很多的过剩产能。一般情况下,健康且具有创利能力的产业,其产能利用率在85%以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全部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超过65%。如此之低的产能利用率很难找到经济内生性增长的驱动力。
 
  更可怕的是我们传统的出口国还非常单一,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据了我们出口的大部分份额,而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没有了再开拓的空间。以美国为例,它还在搞自己的“制造业回归”,与我们的出口产品打擂台。由此可见,国内的过剩产能很难通过出口欧美日进行消化。
 
  那么谁来代替欧美日,成为我们最新的、对中国产品有巨大需求的出口对象?
 
  郎咸平先生认为:“一带一路”的沿途国家便是当前的极佳选择。由于国际贸易几乎不存在单边交易的可能性,中国不仅从其他国家进口能源,我们也为“一带一路”沿途各国提供对应其需求的有效供给。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它们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而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因为大量的基建投资,既产生了水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也积攒下了基建工程的丰富经验,这些都是对巴基斯坦等国需求对口的有效供给。
 
  那么每一个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也都会从中获利,和中国形成互惠互利的全新的国际关系。“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以中国基本利益为核心的非常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如果“一带一路”战略能够稳步进行,和其他参与国家之间形成一种长期、良性发展的互利关系,并不断扩大覆盖的地理范围,并很可能将起到整合欧亚大陆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
 

“互联互通”: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大幅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和我们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接的国家,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大部分都是新兴市场国家(EME)和欠发达国家(LDC),它们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并且没有现成的相对接的交通设施。将视线转入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途经的省份基本都在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为了保障内外联通顺畅,自然在途经的我国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也进行交通设施建设。
 
  这意味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沿途国家的建设,而且是在国内和国外同时进行建设。郎咸平先生认为,在国外,我们除了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有机会参与到当地其他基建工程中。这就是我们对外输出过剩水泥、基建建设能力的方式。
 
  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目的还不仅仅是过剩产能,由前瞻性来看,更关键的是高效利用这些交通运输通道,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提升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水平。郎咸平先生认为,“陆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两个新的竞争优势:陆路、铁路运输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际贸易的主导力量,这些在费用、运输时间等方面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运输方式,将为中国不断提高的生产成本减压
 
  中国凭借在公路、高铁、桥梁等领域较强的基础设施能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国。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倡导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公路、铁路、海路(港口)、空路(航运)等为重点,使亚欧基础设施朝着更联通、更智能、更高端、更便利的方向发展。
 

打造能源通道,为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提供载体

 
  亚欧能源市场分化,基础设施老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普遍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只有透过更多元化的能源合作,才能维持我们的能源安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维护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即打造能源通道---修建铁路、公路、油气管道----成为重要职能。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油气管道建设包括西北、西南、东北的油气运输战略通道,其中,中俄、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也都会作为重点项目建设,连接中亚资源地与中国市场;中俄电力通道都会进行部署、建设或升级改造。
 
  另外,国内的汽轮机、发电机厂商,甚至电网设备厂商都将从中受益,获得大量订单。另外,一旦能源通道建设成功,中国西部以及中亚地区的煤炭、油气资源等也都将收获更大的市场。
 
  总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前期会给我们的油气基础设施行业带来利好,之后则是给资源开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贸易服务行业带来利好。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透过“新丝绸之路”,可能加快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步伐。
 
  首先来看看各自的国际结算货币背景:在2010年与2014年我国政府先后与俄罗斯、德国签署协议,可以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为其他国家其次,由于“一带一路”途中经过的国家没有统一的结算货币,并且大部分就国际关系来说较美国比,与中国关系更佳的国家。
 
  因此,人民币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货币,也就是,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可能采用人民币结算。郎咸平先生认为,若想实现目标,我们还需要做到两点:第一,我们要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尽量保持贸易逆差,只有通过贸易逆差才能不断向邻国输出人民币,只有逆差才能让我们的贸易伙伴持有人民币。所以我们如果全面实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那么首先要对涉及的各个地方政府加上一条“贸易逆差”这个考核点。
 
  第二,要鼓励中国以外的两国交易,也用人民币结算,保证人民币的流通性和国际化。提供给它们其他国家没法提供的优势——只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以人民币做贸易结算工具,可以最优惠的价格来我们这里换你需要的外币。
 
  当前亚欧各国的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深化,未来须各国共同推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开放,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亚欧各国的货币互换,适度扩大货币互换范围。
 

开放创新,合作创新

 
  亚洲和欧洲经贸结构具有很强互补性,欧盟技术领先,资金充裕,而亚洲多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见长,并且根据预测中国高科技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这意味着更多的通过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模式,接受全球产业转移以及自身的产业升级,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兴的产业转移基地和研发中心。
 
  “一带一路”促进亚洲制造业国家全面融入“欧盟2020创新战略”以及“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现技术链接、资本链接和产业链接。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利于构建全球价值链

 
  当前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迟缓,与中国经济一样,全球经济都不可避免进入“新常态”,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希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而中国仍将会成为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而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和结构升级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认为未来随着中国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模式的转变,对全球特别是发达市场的资本设备和商业服务的需求将会继续大幅增长。预计今后十年,中国高科技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这是巨大的合作机遇。并且随着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限制,逼近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全球技术扩散和技术投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特别是随着中国将首次成为“净资本输出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将意味着中国已经有能力重塑本国竞争优势,有能力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共筑全球开放型合作网络,“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形成互利共赢的全球区域经济布局和合作网络。
 
  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正在不断地和世界其他国家形成一种更加紧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其中,“一带一路”战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除此之外,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往来还透过APEC会议、亚信峰会、金砖国家会议等机制实现。而在APEC会议促成的多项合作,也可以算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辅助工程。其中三个最重要的创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亚欧大陆之间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的合作行动,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中国将有机会向世人展示自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最好合作发展伙伴,透过“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消除过剩产能,寻找新的未来经济增长点,以及推行人民币国际化,透过这一套组合拳,实现和平崛起。
价值中国网编 2015-05-21
手机版
最新评论 更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统一人类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成果,认识的成果是精神文化,改造的成果是物质文化。文化是以认识形成与开拓人的精神世界——构筑灵魂——文化铸魂,驾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行为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理智,从迷信到科学,从谬误到…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和谐原理你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你的人生价值就有多高,你的德行就有多大,你的人品就有多么可爱,你的人格就有多么可敬,你的心灵就有多么善美,你的思想境界就有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偏离和谐发展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是背离真理的谬误。和谐发展是正反馈的发展机制,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必将实现腾飞似的发展。政治…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他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为标志,不是以拥有的权力、占有的财富、获得的荣誉、社会的地位、形成的势力——权、钱、名…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提高人性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和谐…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普世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我们追求的真理究竟应该是什么?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崇尚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
司建国 评论了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不能仅从经济面上去讨论问题,政府会想方设法守住这个“底”